栽培過程
扦插育苗
-
育苗扦插時間:春季扦插,地溫穩定在10℃時,進行扦插。
-
芽苗的規格及處理:插穗的規格及處理將一年生落葉、茁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10~15cm,頂口剪平,頂端距芽尖約1cm,底口剪成馬蹄形,防止劈裂,下切口的上端宜選在一個芽的基部,此處營養成分集中,更易發根。每芽苗留3~4個芽。將芽苗在水池中浸泡3天,每24小時換水一次,用甲基托布津0.1%浸泡24小時或生根劑浸泡30分鐘以上(生根劑使用量以1袋/畝為宜)。為促進生根可采用根劑處理(ABT、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處理芽苗基部。
-
扦插密度:一般采用25~30×40cm的株行距,每畝約3600~5000株。
-
扦插方法:各地可根據各地土壤及氣候條件,起壟做床。扦插時芽朝上,斜面切口朝下,將芽苗垂直或稍微傾斜插入,扦插深度應保證待澆水土壤下落后,正好露出比較好芽,插好后應及時澆水,使芽苗與土壤能充分接觸。為保證出苗整齊和便于種苗分級,一定要將芽苗按大、中、小分級扦插。如能進行地膜覆蓋(建議使用黑地膜)則能起到壓草、保墑和提高地溫的作用,可提高扦插成活率。芽苗扦插后,上端的芽很快膨大,開裂,很快長成一個新的枝條,有時埋藏不深的芽也會發芽出土,切口處有時亦會形成不定芽,抽出許多枝條。在竹柳嫩枝長到10~20cm時,每株選一個比較好的枝條,將其他枝條由基部剪去。總的原則是“留下去上,留正去斜,留粗去細,留長去短,留強去弱”。
種植要點
-
生態習性:美國竹柳喜光,耐寒性強,能耐零下20℃的低溫,在7度以上都可以生長,喜水濕,耐干旱,有良好的樹形,對土壤要求不嚴,在pH值5.0-8.5的土壤或沙地、低濕河灘或弱鹽堿地均能生長,但以肥沃、疏松,潮濕土壤比較為適宜。它的主根很深,側根和須根廣布于各土層中,能起到良好的固土作用。繁殖方法以扦插為主,在春秋季均可進行,一般采用平頭狀修剪。
-
竹柳除苗期有少量菜青蟲,卷葉蟲等蔬菜類蟲害,防治極其容易且成本低。(可用樂尼,毒絲本,通用名:毒死蜱)霧狀噴施。
-
苗期種植:移苗前施足農家底肥,移小苗時一定要澆足定根水然后二到三天澆一次大水,確保小苗100%成活,澆水三次,基本活穩后就可以減少澆灌次數和平常樹苗一樣管理。
-
大田種植:畝栽種100-200棵不等,視用途而定,四旁環境人畜活動頻繁,又有房屋雜樹遮陰,適宜種植高4至5米、胸徑3至4厘米的大苗。選植的苗木要盡量保留根系,斷傷的根茬用枝剪剪平。側枝宜重剪,只保留10至20厘米,頂枝也要適當修剪。
-
坑要大,土要肥:四旁植楊定植坑直徑應達到50至70厘米,深50厘米,坑的直徑要上下一致,不要形成鍋底狀,沙石過多應換土。定植前坑底先墊上20厘米厚的肥土,稍加踩實。定植時仍保持根莖比土面位置低5至10厘米,不可栽植過深。定植時邊填土邊提苗,舒展根系并踩實土壤。栽后半個月內應澆3次透水。種植在房屋背后或風口處的樹苗,要立柱防風。北方雨季前氣候干燥,栽植時要及時補充土壤水分,并松土保摘。
-
精心施肥管理:種植用材樹要改變成活后不需要管理的舊觀念。每年5月和7月有兩個生長高峰期。植樹成活后結合10至11月澆凍水,每株大樹施有機肥10至20公斤。夏季生長高峰期結合灌水或降雨,每株施追肥1至2斤。精心管理的竹柳,胸徑可增粗至5--8厘米。定植第4年胸徑達到20至25厘米。[2]
-
注重水分管理:水分對竹柳生長非常重要,為了更好的速生,竹柳喜歡大水大肥。特別是在春季萌芽和抽梢前,必須保持土壤濕潤或潮濕,在其他生長期也要保持土壤濕潤。如遇干旱,要及時灌水,但比較好不要采取大水漫溉,而應該采用溝灌或其他更先進的灌溉方式,以防土壤板結。保證養分供應。竹柳屬于多年生樹木,一般在扦插之前要施足基肥,提高土壤肥力。然后在每年還要追施2至3次肥料,可以在春季前圍繞樹的四周挖環狀溝(深度至根系附近),在溝內施入磷肥和各種渣肥、堆肥等富含有機質的農家肥,然后覆土。此外還要施2至3次化肥,施用尿素或其他水溶性多元復合肥可采用根灌,也可撒施在地表后立即灌適當的水,能葉面噴施的比較好葉面噴施。
栽培管理
一、選根系發達的優質種苗科學定植
1、竹柳(美國竹柳)栽培地選擇:竹柳(美國竹柳)是個非常喜歡水肥的樹種,人工營造森林大量栽培時,將立地條件——水一定要作為比較好成功要素來重視。
2、竹柳(美國竹柳)定植時間:
a:保濕裸根幼苗和容器苗(該苗價格比較低廉)均可周年不分季節栽植,成活率可達90%—100%(但在北方冬季栽植需要暖室條件)。
b:裸根大苗適于在秋季快落葉前后、其成活率可保持在95%—100%。這一時期是在竹柳苗木落葉前10-15天左右,是栽培竹柳(美國竹柳)比較好的栽培時期。這個時期栽培的苗木發根早、緩苗快,次年竹柳生長勢比較強。
c:裸根越冬大苗適于在春季土壤化凍之后15天左右;比較低氣溫穩定在7度以上時,竹柳芽萌動前定植。
3、竹柳(美國竹柳)栽植密度:根據栽培地地勢,土壤肥力及對竹柳(美國竹柳)生長木材直徑的要求大體可分三種:
a:收獲竹柳大徑材標準種植模式110株/畝;
b:收獲竹柳中徑材標準種植模式為400株/畝;
c:林紙一體化栽培,超短期輪伐種植,每畝可種1000-2000株;
4、竹柳(美國竹柳)栽培定植:裸根幼苗和容器苗栽培定植后一定要及時澆透水去容器時要先澆透水,以后3-5天澆一次水。秋后到次年春季階段栽培定植的裸根大苗和越冬苗,栽種前把種苗根部水中浸泡24小時,吃透水后可提高栽培成活率。為了以后生長一致,長勢旺盛,栽培地莖2cm以下的苗,在春季發芽前應低位平茬,高度距離地面10cm左右為宜。栽培中要經常修剪下部短的側枝,這樣有利于竹柳長得更快和更高。
5、竹柳(美國竹柳)栽植要點:栽培地施足底肥后,根據種苗大小和栽培密度確定挖穴栽培還是開溝栽培,栽培時不可過深或過淺,一般回填土高于根基部,踏實澆透水即可。
二、竹柳(美國竹柳)栽培后的管理:
1、竹柳(美國竹柳)的水肥管理:竹柳(美國竹柳)對氮肥、鉀肥和鈣肥的需求較一般樹種要高,除考慮竹柳(美國竹柳)本身的需肥規律及造林地土壤養分條件外,還應綜合考慮竹柳(美國竹柳)的樹齡、林分密度、土壤類型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響,有條件的話美國竹柳肥水管理比較好實行測土配方平衡施肥,一般種植遵循追肥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基肥以有機肥或長效肥為主,追肥可配合使用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等廉價無機肥,施入量和種植密度,樹齡等成正比,竹柳的水分管理應遵循濕—干—濕—干—濕的原則。灌溉要求做到灌的透和均勻,盡可能做到追肥與灌水同步進行,炎熱季節,不下雨的情況下,5-7天就需要一次大的灌水。
竹柳(美國竹柳)栽培中追肥時間應安排在速生期前、速生期開始和中期,在北方地區一般比較好次于5月上中旬,每畝施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第二次于6月底7月初雨季來臨前,每畝施尿素30公斤或碳銨100公斤加上過磷酸鈣30公斤。7月底到8月上中旬可追施氯化鉀等含鉀高的肥料20公斤,不可再追施大量的氮肥,以免造成苗木徒長,降低木質化程度,不利于越冬。
修剪管理
要想竹柳(美國竹柳[4])4-6年成材,不光水肥至關重要,恰當的修剪也非常有必要,修剪不僅可以使竹柳(美國竹柳)生長養分供應充分集中,還可改善光照通風等問題,能有效的預防病蟲害,美國竹柳的修剪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冬剪或春剪和夏剪,在秋天落葉后到第二年發芽前修剪,主要是修剪中下部側枝,和影響樹型的上部側枝;夏季修剪主要是剪去生長旺盛的側枝、密枝、病蟲害枝,改善其生長的通風透光條件,集中養分供應主干。
【更新時間:2024-10-22】